國企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深化國企改革,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只有繼續推進國企改革,切實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才能實現其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和責任—...
近日,證監會、財政部、國資委、銀監會等四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鼓勵上市公司兼并重組、現金分紅及回購股份的通知》。《通知》強調,通過多種方式進一步深化改革、簡政放權,大力推進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積極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
北京房山區的良鄉即將迎來日處理能力8萬噸的污水處理項目全面投用,周邊30萬人口每天7萬噸污水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在安徽合肥,一座現代化花園式垃圾發電站已投產運行,至此合肥近70%的生活垃圾實現無害處理,每年還可并網發電近2億度…...
習近平總書記7月中旬在吉林省考察調研期間對國企改革進行深刻論述,提出“三個有利于”標準,首次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標準,是國企改革之“魂”。 習近平提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需求邊“三駕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和供給邊“三大發動機”(制度變革、結構優化和要素升級),以及要素低成本和政策刺激等。企業是經濟增長的主體,創新則是企業提高生產率的重要源泉,是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盡管頂層設計方案尚未出臺,但全國各地陸續出臺了國企改革方案,發展混合所有制、優化國資監管體系成為改革重點。地方國企改革已經漸次展開—— 22省份出臺改革方案 省級地方政府正在加快落地國企改革措施,部分地級市也在制定國企改革方案。...
習近平總書記7月中旬在吉林省考察調研期間,對國有企業改革進行深刻論述,提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這“三個有利于”,首次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標準,...
今天18時26分,遼寧紅沿河核電站3號機組結束168小時試運行試驗,具備商業運營主要條件。 據介紹,加上這一機組之后,我國大陸地區在運或具備商運條件的核電機組增至26臺。目前我國在運、在建核電機組數量51臺,...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任務中,國企改革是一大重點。但是國企改革到底怎么改?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吉林長春考察調研國企時對國企改革的深刻論述格外惹人注目,他強調,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中國企業在做大規模上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但做大絕不是我國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在做大的基礎上,還要盡快做優做強。這需要企業付出更多努力,也需要政府采取更加適當的舉措。中國大企業應積極向全球化公司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