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去庫存、搞活國有企業成重點議題 隨著2016年全國兩會即將啟幕,有關東北振興發展的話題再次成為關注的重點。 在3月2日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大會新聞發言人王國慶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這一年,中國GDP增量達到4.1萬億元,經濟結構加速優化,區域發展更趨協調。新成就新進展奠定了“十三五”邁向全面小康的堅實基礎。 視角1 從全球視野看GDP增速 ●數據:2015年,...
“國企有國家的支持,掌握著大量自然資源和行政資源,有大批的專門人才,也有幾十年的歷史與成就,應該在技術創新方面走在國內的前列,走在世界的前列。”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王永慶認為。...
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討論時指出,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并且特別指出,“把公有制經濟鞏固好、...
財政部、科技部、國資委29日聯合印發《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暫行辦法》(財資〔2016〕4號,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決定從2016年3月1日起,將國有科技型企業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政策推向全國。 《暫行辦法》...
“我贊同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應該還國有企業真正的市場主體地位,而不能把國企當作‘車間’。”3月7日,在全國政協第十二屆四次會議經濟界別的小組討論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移動原董事長奚國華說。 一個讓不少國企老總感到困惑的問題是,...
3月6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召開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十三五’規劃綱要”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談宏觀經濟—— 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看中國的經濟,...
2015年以來,全球經濟復蘇再度展現了其艱難、曲折的一面。主要經濟體增速普遍放緩,國際貿易面臨金融危機以來最為嚴峻的下行壓力。在這一背景下,一些人試圖將全球經濟的新困局歸咎于中國經濟放緩的拖累,顯然是嚴重缺乏對于近年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積極影響的客觀認識。...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多變,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貿易低迷,金融市場震蕩,不穩定不確定不平衡因素增多,國內長期積累的問題凸顯,結構性、階段性、周期性矛盾相互疊加,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面對困難和挑戰,...
“不能將‘雙創’僅僅理解為是大學生、農民工的事,是小微企業的事,國企開展‘雙創’也有很重要的意義。”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對本報記者指出,創新包括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多種形式和多個方面。創新既有高鐵、...